跳到主要內容

[科幻小說] Station Eleven (Emily St. John Mandel, 2014)


本書大概就是多年前那股末日文學風潮下的產物吧!作者在最後的致謝還特別提到了Justin Cronin的The Passage (2010)。HBO在2021年將本書改編為影集,則想必是和故事背景有關:來自俄國與喬治亞的神秘致命流感擴散,受感染者幾小時內就會死亡,只有少數人躲過一劫並在回歸原始的新世界中繼續求生。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這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

從科幻角度來說,本書起碼探討了一個問題:在浩劫的幾十年後,人們要如何對新誕生的一代解釋從前的文明與科技?如果孩子們完全無法想像,這麼做有必要嗎?在浩劫前出生的人則緬懷著昔日,更年輕的人則對他們無緣見識的事物感到好奇。不過,故事大體上還是在借用末日劇變探討一些人物的關係,開頭的莎翁演員之死(剛好發生在浩劫的那晚)以及在浩劫後世界裡巡迴的莎翁劇團,都是用來串起人物的架構。故事在浩劫前後的不同人物身上來回切換,描寫他們如何面對人生,並藉由時間點的跳躍來製造一點懸疑性。

本書標題取自那位莎翁演員的第一任妻子嘗試創作的漫畫,講述一艘逃離浩劫的人類太空船,上面有些人想返回自己的家園。這點稍微呼應了浩劫後的世界,但作者也無意深入探究就是。影集看來修改了一些人物關係好讓他們有更戲劇化的關聯,算是在試著進一步解釋作者的用意吧。




留言

本站熱門文章

帶底片過機場海關X光會有影響嗎?迷思與事實

[底片機] Nikon EM:簡單易用,但不容小覷

[短篇科幻翻譯] 哈里森‧布吉朗(Harrison Bergeron)

[中篇科幻翻譯] 妳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

[中篇科幻翻譯] 世界的名字是森林(The Word for World Is Forest)

[電玩] 無人深空(No Man's Sky)v1.3:寰宇的崛起(The Atlas Rises)

[中篇科幻翻譯] 軟體物件生命週期(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舊文重貼][科幻小說] 太空歌劇書記:法蘭克‧赫伯特的《沙丘魔堡》系列

即可拍:數位無法取代的銀鹽體驗

[短篇奇幻翻譯] 我,克蘇魯,或者像我這樣臉上長滿觸手的玩意兒到底在這樣的沉沒城市(西經126° 43' ,南緯47° 9')幹啥?(I, Cthulhu, or, What’s A Tentacle-Faced Thing Like Me Doing In A Sunken City Like This (Latitude 47° 9′ S, Longitude 126° 43′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