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日 星期四

Canon Canonet QL17 GIII:日系平價RF的最後經典,但當心其怪癖


多年前,有個大陸人寫了一篇文章讚頌所謂的「七劍」,也就是作者眼中最棒的七台日本六、七○年代RF(rangefinder)相機。而在這「七劍」之中,Canon家的QL17 GIII被譽為是「東洋萊卡」。這稱號自然有點浮誇,畢竟Canon就是靠著Leica M39接環RF相機起家的(1936年的Hansa Canon),而該系列的高級相機一直推出到1960年代為止。不過在該篇文章之前,QL17 GIII的確常被稱為「窮人的萊卡」,網路上可查到這種說法的最早紀錄是2003年(它更早之前就應該已經在流傳)。

日本RF相機從模仿德國相機出發,1950年代仍然深受影響,但60年代起慢慢走出自己的風格。而Canon在50年代末期做了一件大事:在社內年輕一代工程師要求推出更平價的相機的呼聲下,Canon決定推出社內第一台中階相機──採用固定式鏡頭,鏡間葉片快門,光圈先決曝光,鏡頭周圍有硒光電池(稱為EE,Electric Eye)。它叫做Canonet。


Canonet (1961)


Canon當時在國外也透過Bell & Howell的通路銷售


作為當時日本第一台售價低於兩萬日圓的相機,Canonet被對手抨擊破壞市場行情,使得Canon不得不將上市時間從1960年8月延到明年1月,好讓其他廠商能夠「跟上」。開賣的那天,東京日本橋三越百貨七樓預計一周的存貨兩小時就被掃光,人群之多排到了樓梯上。當時的報紙《週刊文春》還刊出一篇報導,標題是「去死吧!Canonet」(くたばれ!キヤノネット),可見造成多大的轟動。


一位YouTuber展示報紙影本


如今相機開發史難以考據,很難知道Canonet究竟從哪些前輩獲得靈感。其外型或許受50年代末期其他日本廠商的機型影響,有些機種如Olympus Auto、Konica S和Minolta A3已經開始脫離德國相機的圓潤造型。硒光電池在德國與美國相機都已經有使用,但圍在鏡頭周圍的EE式設計我卻幾乎找不到(1958年美國相機Bell & Howell Electric Eye 127最早使用Electric Eye這個名稱,但它也只是一款低階盒式相機)。而假如Canonet真的是從1958年起開發,那麼這種設計比Olympus Pen EE還早一點,說不定正是Canonet啟發了米谷美久呢。雖然,推出平價相機的概念也有可能是米谷美久先在Olympus Pen做出來的。

我們無法武斷地說,Canonet開啟了接下來的高規格中低階相機市場,但它對此明顯頗有功勞,據說也打死了一票廠商。因為在這之後各家推出的RF新產品,造型上也都顯然有受到影響。



QL17 GIII 的家世

翻開Canon的RF底片機史,我們可以整理Canonet系列如下:


  • Canonet (1961, 45mm f/1.9, 5片4組) - 快門先決曝光,使用硒光電池測光表(selenium meter),過片桿在底部
  • Canonet Junior (1963, 40mm f/2.8, 4片3組) - 比Canonet略小,使用硒光電池,過片桿在頂上
  • Canonet S (1964, 45mm f/1.7, 6片5組) - 和Canonet同尺寸,改用CdS測光
  • Canonet QL17 (1965, 45mm f/1.7, 6片5組) - Canonet S加上快速裝片(QL, Quick Loading)機構
  • Canonet QL19 (1965, 45mm f/1.9, 5片4組)
  • Canonet QL19E (1965, 45mm f/1.9, 5片4組) - QL19的電子快門版,程式曝光
  • Canonet QL25 (1965, 45mm f/2.8, 5片4組)
  • Canonet 28 (1968, 40mm f/2.8, 4片3組) - 使用硒光電池,程式曝光。同樣的鏡頭似乎用在Bell & Howell Autoload 342和Canomatic M70。
  • New Canonet QL17 (1969, 40mm f/1.7, 6片4組) - 比QL17一代更小並可使用專用閃光燈
  • New Canonet QL17-L (1970, 40mm f/1.7, 6片4組) - 增加電池檢查功能
  • Canodate E (1970, 40mm f/2.8, 5片4組) - 程式曝光,使用電子快門,有日期打印
  • New Canonet QL19 (1971, 45mm f/1.9, 5片4組)
  • New Canonet 28 (1971, 40mm f/2.8, 5片4組) - 沒有QL,程式曝光
  • Canonet G-III 17 (1972, 40mm f/1.7, 6片4組) - 即QL17 GIII,將電池檢查鈕移到後方
  • Canonet G-III 19 (1972, 45mm f/1.9, 5片4組)
  • Datematic (1974, 40mm f/2.8, 5片4組) - 大量使用強化塑膠,程式曝光,有日期打印
  • A35 Datelux (1977, 40mm f/2.8, 5片4組) - Datematic加上內建閃光燈
  • A35F (1978, 40mm f/2.8, 5片4組) - 無日期打印的A35 Datelux
  • AF35M/Sure Shot (1979, 38mm f/2.8, 4片3組) - Canon第一台自動對焦傻瓜機




Canonet S (1964)

以前拍過別人的第一代Canonet QL17 (1965)



第二代:New Canonet QL17 (1969)


A35 Datelux (1977)


Sure Shot/AF35M (1979)


可以發現,Canonet踴躍的市場接受度開啟了十多年的一系列型號問世,而且其設計一路通向自動對焦時代。比如,A35 Datelux繼承了晚期QL系列的外型,而Canon的第一台主動對焦傻瓜機Sure Shot (AF35M)又繼承了A35的部分設計(更別提這種紅外線對焦原理和RF一樣運用了三角測量)。多年前我確實曾有過一台AF35M,以傻瓜機而言笨重得不可思議,確實非常有RF的風格。

當然,隨著電子系統的進展,單眼相機從1970年代開始也得以小型化和平價化,手動RF相機於是逐漸從市場消失。Canon首先將重心轉到FD接環單眼,然後在進入自動時代後就是EOS與Sure Shot系列的天下。從某種角度來說,QL17 GIII正好成了手動RF相機的最後代表作之一,捕捉了一個時代結束之前的光景。



QL17 GIII的特色






  • 尺寸:120x75x60mm,重量:620g。
  • CdS測光表支援ISO 25~800。
  • 鏡頭:40mm f/1.7,六片四組double gauss設計,光圈f/1.7~16。濾鏡尺寸48mm。
  • 鏡頭最近對焦0.6公尺,觀景窗框線有視差校正功能。
  • 快門:1/4~1/500秒加上B快門,附自拍計時器。
  • 可選快門先決曝光(快門轉到A)或手動設定光圈快門。光圈環也可轉到針對特定閃光燈GN值的模式。
  • 如果使用官方的Canolite D閃光燈,A模式也能根據對焦距離調整光圈。
  • 快門先決模式下,若曝光太亮或太暗(光圈指針超過範圍),快門會無法按下。
  • 有熱靴(M-Sync)和PC接口(X-Sync)可接閃光燈。
  • 打開背蓋時計數器會歸零。
  • 有QL快速裝片機制。
  • 有電池檢查鈕、快門上弦已指示器、底片捲動指示器。


英文手冊



相機背面,可見QL機構、電池檢查鈕等


近拍快門、光圈與對焦環

觀景窗



潛在的問題

首先,我在這台相機上遇到最大的坑是──熱靴的閃燈同步時間是閃光燈泡的M (medium) Sync,而非電子閃光燈的X Sync。若要接電子閃光燈,它首先必須有PC (Prontor-Compur)線,並接上相機側面的PC接孔。否則若直接用熱靴觸發單點閃燈,拍出來的照片就可能會是一片黑!

其次,測光表使用1.3伏特PX625水銀電池,但水銀電池已經不能生產,現在只有1.5伏特L1560電池可替代。有些賣家會調整測光指針(QL17 GIII如同許多機械式相機,使用trapped needle原理)的位置來補償電壓差,但這可能帶來副作用──例如,相機顯示的曝光以及實際上下限範圍會略有改變。在快門先決模式下,我的相機顯示的光圈總是比實際小一格,而且在使用400度底片時,在大太陽下即使轉到最高快門也按不下快門(因為顯示的光圈會超過f/16)。後來是剛好跟一個網路賣家找到2ND減光鏡(將曝光亮度減半),才解決了這種困擾。



如果拆下頂蓋,可以看到取景器旁邊有一根靠測光表帶動的指針,
一邊在觀景窗的光圈表上,另一端則會在按快門時被夾住,
藉由指針的位置來調整光圈。


為了接遮光罩,我也買了48mm轉49mm轉接環,這樣就有很多仿萊卡式的遮光罩可買。

最後,我這台的RF對焦黃斑已經淡到幾乎看不見,所以在觀景窗貼了兩張黑紙,一張蓋住中央的黃斑,另一條蓋住邊緣的光圈表。



清潔快門沾黏

我這台在用了好幾年後,開始出現快門沾黏,也就是快門上的潤滑油乾掉,導致按快門時快門延遲或遲遲無法打開。當時送修了好幾次,但都沒能永久修復,之前就收著沒用了。

後來是自己買了拆鏡頭用的扳手,照YouTube影片的教學取下鏡片,用防疫酒精噴在快門上擦一擦,過陣子就神奇的復活了。(附註:我還沒有機會重新實拍,但目前測試快門都還沒有遇到問題。)



手冊上的鏡頭結構圖


拆鏡其實沒有想像的難:鏡頭是對稱式,快門在中間。後半直接轉出來就行了,前面理論上也能這樣,但為方便起見我通常還是會先拆銘牌周圍的環和拿下銘牌跟後面那層。如果想清潔鏡頭,前後半鏡頭也可以獨立把最外的單片鏡片拆下。

據說鏡頭尾鏡片非常容易發霉,我這台就有明顯發霉過和清理的痕跡,但至少已經清潔到沒有直接對著強光就看不出來的程度。在購買QL17之前,記得先打開底片艙和用B快門檢查一下鏡頭狀況。



帶QL17 GIII去旅行

我認為,QL17 GIII的確是台精巧又有型的相機──很少有相機能與六、七○年代RF相機更漂亮,這台的機身和鏡頭尺寸又不算大──如果你想要有大光圈的好鏡頭,又不想為了單眼帶上幾個鏡頭,RF會是個很不錯的折衷選擇。40mm是個很方便的焦段,而且這顆鏡頭在f/4~f/8都十分銳利,雙高斯設計的成像也有天塞鏡頭缺少的立體感。鏡間快門聲音不大,拍照時只有輕輕的「啪」一聲。

但它的設計沒有特別考慮到攜帶,除非你用背帶一直掛在肩上。我喜歡把不可換鏡的相機放在肩背包裡,但每次從袋子拿或放QL17 GIII時,都要很小心不要勾到過片桿和稍微突出的捲片鈕(我的習慣是拍照前才過片,以免旅行途中誤觸快門)。

QL17 GIII有個設計,是關上被蓋後,要撥過片桿四次轉到計數器的1才會停止轉動。不過我個人用底片機的習慣一向是從1的前一張開始拍(我裝片時不會拉出不必要長度的底片),而且QL17 GIII也不會阻止你在前四下當中按快門。

QL確實是一個挺方便的設計,靠橡膠摩擦力捲片,後來的自動捲片傻瓜機原理其實也是如此。你不需要小心翼翼將片頭插進滑不溜東的捲片軸(這是很多單眼給我最大的困擾),而且有沒有捲到片,也比較容易感覺得出有捲片的阻力。




































當初會選這台,部分是剛好在市集找到它,部分是它的規格比較符合我的需要。比如,有太多RF只有程式全自動曝光,購買前做測試比較困難,不然就是可調的手動設定太少,沒有較慢的快門檔次等等(我手持的極限是1/8秒,而且我經常會攜帶迷你腳架)。QL17在二手市場也算相當常見,至少比「七劍」列出的其他台來說容易找到。

最後我這台是在台灣代工生產,這點會讓很多台灣人為之瘋狂,但其實早期少數在日本生產的才是真正稀有,所以不要以為相機上寫著R.O.C.很神奇了吧。此外背面過片桿底下被刻上「NF」兩字,或許是前主人的名字縮寫。

最後良心提醒:帶這台出去拍照前,先練習養成習慣,拍照前檢查鏡頭蓋和轉到A模式,拍完就把A模式關掉,以免浪費電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