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電影]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事實上真實的部分還可真不少。

1960年代,經營陷入困境的福特汽車公司想要打入利曼24小時耐力賽和挽回公司形象,試圖收購法拉利(其車隊在利曼叱吒風雲多年)未果,賭氣決定打造一輛自己的王牌賽車──福特GT40。這輛車在研發中期被交給著名的汽車工程師、前賽車手Carroll Shelby,而Shelby和Ken Miles──一位桀驁不馴、特立獨行但駕駛功力高超的英國黑手──聯手將GT40推上了1966年利曼大賽冠軍。





當然,福特為了公司形象一再出手干預,最後締造了賽末那個爭議十足的決定:*要遙遙領先的Ken Miles放慢車速,使三輛參賽的GT40同時通過終點,結果這個決定害Ken Miles痛失了成為第一個在同年奪下錫布靈、代托納與利曼三冠王的機會。賽後兩個月,Ken Miles便在測試GT40新車時出事身亡。*

到頭來,其實這部片也不是要特意反福特;而且,也有很多福特的工程師替GT40做過重要貢獻。這是部關於小蝦米扳倒大巨人的故事,哪怕只有一下下也好。這是部關於賽車魂的片,隨著引擎轉速越來越高,將觀眾的情緒從熱血帶向昇華,將人與機器展現的力與美發揮得淋漓盡致。

片中的賽車場景,導演盡可能使用真實特效,煞費苦心拍攝車內特寫跟車外鏡頭。利曼大賽的賽道是在幾個不同場景拍攝拼起來的,場上每輛車都有人駕駛,用心程度真教人欽佩。麥特戴蒙和克里斯汀貝爾演出精湛,看得非常過癮。






GT40打破法拉利的六連霸,拿了三年利曼冠軍,但接著GT40就已經難以跟新一代對手匹敵了。電影開始不久有出現保時捷的代表來找Shelby,而保時捷這個「德國小廠」就奪下了1970與71年冠軍。此外,片中的福特公司行銷主管Lee Iacocca後來被亨利二世炒魷魚,到克萊斯勒發展出自己的一片天,還因此非常出名。

下面是一部2016年推出的紀錄片,講的就是電影的這段往事,可以看看當年的真實影像。










留言

本站熱門文章

帶底片過機場海關X光會有影響嗎?迷思與事實

[底片機] Nikon EM:簡單易用,但不容小覷

[短篇科幻翻譯] 哈里森‧布吉朗(Harrison Bergeron)

[中篇科幻翻譯] 妳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

[中篇科幻翻譯] 世界的名字是森林(The Word for World Is Forest)

[電玩] 無人深空(No Man's Sky)v1.3:寰宇的崛起(The Atlas Rises)

[中篇科幻翻譯] 軟體物件生命週期(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舊文重貼][科幻小說] 太空歌劇書記:法蘭克‧赫伯特的《沙丘魔堡》系列

即可拍:數位無法取代的銀鹽體驗

[短篇奇幻翻譯] 我,克蘇魯,或者像我這樣臉上長滿觸手的玩意兒到底在這樣的沉沒城市(西經126° 43' ,南緯47° 9')幹啥?(I, Cthulhu, or, What’s A Tentacle-Faced Thing Like Me Doing In A Sunken City Like This (Latitude 47° 9′ S, Longitude 126° 43′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