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幾部電影心得

 



雷神索爾:愛與雷霆(Thor: Love and Thunder)

借用漫畫裡索爾的地球女友珍‧佛斯特也拿起雷神之鎚變成The Mighty Thor的故事,順便交代一下肥索爾如何瘦身成功...

Taika Waititi的奇葩想像力就是與眾不同,並靠Guns N' Roses的歌添了股搖滾氣氛。娜塔莉波曼將自己練壯的程度比布麗拉森更驚人,替她的角色帶來全新的面貌。但個人感覺《雷神3》整體上依然是最好的索爾電影。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David O. Russell出品,探討一九三三年傳說美國企業家(在片中被描繪成親納粹份子)企圖顛覆政府的Business Plot

大牌如雲,看他們飆戲挺過癮,但坦白說在抽離了三個主角的奇特革命情感(即「阿姆斯特丹」的象徵意義)之後,故事就顯得頗為無趣。和這位導演之前的作品相比算是有落差。




看你往哪跑(See How They Run)



拿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推理故事當梗順便拿來開點玩笑的推理喜劇,特別是在大量製造嫌疑犯這件事上,是平穩的娛樂片。也是有不少名演員面孔。




終極戰士:獸獵者(Prey)



為了這部還連同當年的第一集一起看過...但無庸置疑,本片是終極戰士系列中的顛峰之作,就算只看本片也無妨。

終極戰士對抗18世紀初的北美原住民有啥搞頭?事實上還真的有,而且在呈現上做得非常到位,而且主角站在捍衛族人跟土地的立場,也使得這段對抗有格外的意義。




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身為華人移民、開洗衣店的大媽在被國稅局查稅時,意外捲入跨平行宇宙的陰謀,她必須借用自己其他分身的技能來化險為夷...同時也窺見自己不同人生的抉擇會造就哪些不同的自己,最終使她真正面對與家人的關係。

電影本身充滿爆發性的奇想,但也沒有忽略人物情感描繪。片中有很久不見的關繼威,此外這部獨立電影的特效是由人僅五人的小團隊完成,堪稱難得一見的神作。只可惜最初的台灣線院版一度淹沒在爭議頗大的字幕翻譯詮釋當中 www

片尾顯示了標題的原意其實就是「天馬行空」。




子彈列車(Bullet Train)



由替布萊德彼特擔任過多次替身、特技演員出身的David Leitch執導,就是一部有趣且大量著重在動作戲的爽片。故事改編自伊坂幸太郎的小說《瓢蟲》:一位殺手踏上日本的子彈列車,卻意外發現自己捲入錯綜複雜的殺手關係。據說本來要拍得更嚴肅的,但是不知為何發展到有點搞笑的路線。但我們也沒啥好抱怨啦 XD




意外(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密蘇里一個小鎮的母親在女兒遭不明人士於夜間姦殺後,租用鎮外的三塊看板來譴責警方辦案不力。這引發了一系列的人物關係動盪。故事無意解答女兒之死的真相,而是藉此深入描繪幾位人物之間的關係和心態。

這部片是如此悲傷,我看過能比的大概只有《海邊的曼徹斯特》吧...Frances McDormand極力壓抑悲傷和憤怒的演出,以及Sam Rockwell從一個媽寶到承受震撼之後的心態劇變,都是令人讚嘆的演出。兩人也因此雙雙獲得2018年奧斯卡獎。




真寵(The Favourite)



以18世紀英國安妮女王身邊的先後兩位寵伴,Sarah Churchill及Abigail Hill之間的爭風吃醋宮廷角力為主軸。電影誇大了三人的私密關係,但這段歷史已經有足夠的細節來替剩餘的想像力打下基礎。

Olivia Colman藉由演出年邁、脆弱而孤獨的安妮女王而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雖然實際來說Rachel Weisz和Emma Stone有同樣吃重的戲份,一來一往表現也相當出色。




巴斯光年(Lightyear)



把《玩具總動員》中玩具商推銷巴斯光年的起源「電影」實際拍出來,雖然這種程度的特效水準在90年代中期應該還不存在...

總之是不錯,但也不至於到令人印象深刻,劇情不痛不癢。太空騎警為啥連相對論都沒學過?不過值得讚許的是,巴斯光年登上札克天王的船時,船上的造景忠實還原了《帝國大反擊》雲之都走廊跟碳化槽的場景,呼應了當年的星戰梗。




木偶奇遇記(Pinocchio)



本片正是迪士尼健康良好家庭價值外加顧及多元種族的最佳具體呈現──把藍仙女換成黑人,把蟋蟀一些遊走在道德爭議邊緣的戲、露底褲的康康舞等全刪掉。唯一值得一提的是Keegan-Michael Key飾演老實約翰時的即興台詞實在太讚,相形之下電影的其餘部分...說也奇怪,同樣的東西換成真人版和CG,反而整個失去了那種奇想魅力。



律師女浩克(She-Hulk: Attorney at Law)



每一集都比其他影集短(不及半小時),可能是因為女浩克是全身CG,只靠有限的動態捕捉和表情捕捉輔助,製作上難度更高。這樣的長度也就導致內容很常在打諢插科。一開始拉一些客串(包括正式重回MCU的夜魔俠)、還有不時打破第四面牆感覺頗為新鮮,但最後就整個豁出去變成一團亂了。其實這招在漫畫裡也出現過,只是...

有人說:這部劇早就知道鄉民會痛恨這部劇,所以把鄉民變成大反派 XDD




暗夜狼人(Werewolf by Night)



一小時整的MCU萬聖節特別節目,以黑白風格拍攝來模仿經典怪物片,講述一群獵人在Ulysses Bloodstone死後參與狩獵競賽,要奪取強大的血石。主角之一便是漫威漫畫裡的狼人Jack Russell了。還不錯。




杯麵!(Baymax!)



迪士尼、皮克斯和漫威在這段期間都推出不少衍生小影集,但大概只有這部比較值得一提吧。《大英雄天團》的杯麵在每一集都幫助了人(且還特意碰觸到一些敏感議題),最後這些人也幫助了杯麵。



光影與魔法:電影奇幻之旅(Light & Magic)



如果你對ILM(光影魔幻工業)這間老牌特效公司的歷史和創始成員有興趣,這系列紀錄片十分值得一看,特別是電影特效如何從模型逐漸轉移到CG動畫的年代,而這對特效產業不免帶來巨大衝擊。只是當然,喬治盧卡斯照例把對他形象不太有利的黑歷史消音了就是。



靈魂樂之夏(Summer of Soul)



以1969年在紐約舉辦的Harlem Cultural Festival為主題;在當時的歷史氛圍下,這場以黑人為主的音樂會具有格外的意義,大牌如雲且甚至有電視轉播。但奇怪的是這件事很快就在歷史中被淡忘。

當然紀錄片也只是找來一些當時參與過的觀眾跟歌手回憶這整件事,算是讓人一窺感嘆一下歷史吧。



披頭四:回歸(The Beatles: Get Back)



我跟著老媽聽過一些老歌,但披頭四的年代更早,所以我一直對他們沒什麼了解。

這部超長的紀錄片由彼得傑克森執導,內容素材其實來自該團在1969年為了替現場音樂會(順便錄製下一張唱片)的21天準備期間,以及最後選擇在屋頂演出音樂會時被拍攝和錄下的影音。這是披頭四最後一次一起公開演出,你可以深入一窺四位成員的好壞互動、私底下的樣貌、其音樂才華和創作過程。

許多方面來說這次創作其實在災難邊緣,因為最後完成度高的歌曲並不多,而屋頂音樂會在警察介入後草草收場。團員把專輯像燙手山竽一樣解決之後,很快就各奔東西了,更別提我們曉得John Lennon十年後將遇上遇刺身亡的悲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