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op 獵魔女團》(KPop Demon Hunters)
把韓國現代與歷史元素融合起來,配上出色的Kpop風格原創歌曲(連編舞跟運鏡都做到無比到位),並在參考《蜘蛛人:新宇宙》畫風的前提下帶出獨樹一格、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現。Sony Pictures Animation已經成為現代動畫的一大要角,但不知為何Sony當初似乎沒那麼看好本片──要是他們有,或許就不會把發行權賣給Netflix了。
部分歌曲的創作及替主角獻唱的Ejae曾是Kpop練習生,但因為年紀太大無法出道,卻在作曲找到一片天。但她的演唱實力仍十分驚人,比如在下面的〈Golden〉竟然可以飆到A5高音(但她說自己在另一首其實有唱到D6)。
《再見星上人》(별빛속에서길을잃다/Lost in Starlight)
我個人認為這是韓國對《你的名字》的回應──表現也確實幾乎一樣出色,最後連流星也跟著放出來了。只要夠浪漫,沒人在乎地球跟火星是沒辦法即時通訊的啦。
《指定摘除日》(Fixed)
一隻狗發現主人打算摘掉他視為至寶的蛋蛋,決定離家出走。用稍微辛辣的成人主題包裝寵物電影,是有趣的嘗試。
《週四謀殺俱樂部》(The Thursday Murder Club)
四個住在養老院的住戶熱中解決歷史懸案,結果某天養老院老闆遇害身亡,就開始扮起偵探了。電影拿海倫米蘭演過的幾個角色開玩笑,皮爾斯布洛斯南則演了個傻大叔。表面上是懸疑片,但其實是可愛的小品片。
《雷霆特攻隊*》(Thunderbolts*)
*新復仇者聯盟
其實還不錯,把一群B咖魯蛇英雄集合起來,賦予他們新的意義(特別是在《黑寡婦》完全不知道在幹嘛的紅衛兵),雖然最後對付敵人的方式...跟想像的不太一樣就是。
《腓尼基計劃》(The Phoenician Scheme)
簡單說,是一個無良商人追尋自我救贖以及修復家庭關係的故事,帶著女兒踏上一段荒誕的旅程。Wes Anderson過去的片有很多都是關於失調家庭,而他在之前的《小行星城》展露出對信仰的關注。但可能稍微有點太嚴肅,很多大牌串場只演一些戲份很短的角色,跟他過往的作品比還是有差。
《魷魚遊戲》(오징어게임)第三季
嚴格來說是第二季的下半。有很多情感張力都建立在一系列人物的遭遇上,但相隔多月接續下去,張力就不可免沖淡不少,結尾也略嫌平淡。
《星期三》(Wednesday)第二季
一開始看似太天馬行空開了很多支線,但到頭來融合的效果奇佳。而且劇情腦洞大開試探各種可能性,把星期三放進反差很大的情境中,又保有提姆波頓的經典風格,連停格動畫都來了一段。
《睡魔》(The Sandman)第二季
據我所知算是忠實依照原作改編,整體不錯,但...故事變得奇怪許多,而且拉了越來越多神話的神祉進來。最後還多了一集,是以死神為主角的特別篇。
《章魚嗶的原罪》(タコピーの原罪)
用相當黑暗的奇想角度討論了霸凌,孩子之間的霸凌源自發洩家庭的不幸,而在只有片面了解下嘗試幫忙,適得其反。
《厭世機器人》(Murderbot)
大致根據第一篇中篇原作改編,算是很忠實,但一集切成半小時左右,每次都要等一周,把故事本來的快節奏整個打散了。
《人生切割術》(Severance)(1-2季)
主角在一間神祕企業上班,並被要求動特殊手術,進入樓層時會轉換成另一個人格,然而慢慢的內外界人格都開始察覺到事情不對勁。
相當棒,很有《黑鏡》的懸疑感,場景設計也很獨特,但看完第二季的感覺是故事故弄玄虛已經到了某種極限,這樣搞下去觀眾也是會累的。
《王冠》(The Crown)(1-6季)
花了不少時間看完。每兩季都有自己的演員陣容(我最喜歡的是Olivia Colman的版本),演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英國皇室的老中青三個世代。最初兩季著重在年輕的女王嘗試於戰後的英國、世界和男性政客之間立足,氣氛比較正面,而中間和最後兩季有很大部分圍繞在家庭問題,特別是查爾斯與黛安娜的悲劇。
英國皇室的特殊地位,導致女王以外的成員都無法隨心所欲扮演自己、無法選擇想要的伴侶。儘管他們也有試圖跟隨時代變遷,這仍不免帶來了許多家族內的不合和遺憾。而本劇有極大的部分出自真實史實,人生如戲,也是令人沉迷不已之處。
在最後一集,女王回顧自己的一生,並透過另外兩位女王演員和過去的自己對話,替整個大系列畫下句點。
留言
張貼留言
送出留言後請耐心等待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