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幻小說] A Closed and Common Orbit (Wayfarers #2; Becky Chambers, 2016)



本書名義上是The Long Way to a Small, Angry Planet的續集,但本質上更像一部獨立小說,只有主角的設定前提是設定在前作上;所以,沒錯,你還是得讀第一本才能理解本書主角們的微妙處境。這部分反白如下:

*在上本書結尾,遭到異族攻擊的Wayfarer號船員幸運生還,唯一「死傷」者是船上的監管AI系統Lovelace,重開機後被整個還原,原本的AI人格整個消失。這對船員來說打擊很深──原本的Lovelace,暱稱Lovly,已經發展出自己的人格,和船員情同家人,甚至跟其中一位發展出愛慕情感。因此,Lovly秘密訂購了一具人造身軀,但這個計畫隨著Lovly的「死去」而消滅。但這具身軀怎麼辦呢?這種人造身軀是極度非法的。此外,船員已經無法再面對重開機的Lovelace。因此,幫忙帶來人造身軀的技工Pepper把新的Lovelace下載到人造身軀裡,帶著這個AI到她生活的Coriol港,船上AI則由另一個不同型號的替代。*

本書的劇情分成兩條:首先是Sidra,本身其實是個是設計來監管船艦運作的AI,因故被裝在一具非法的人造身軀上,外表與真正的人類無異。但這大大違背了她的設計目的,她該怎麼學習當個人類呢?另一條線則是Sidra的照顧者兼朋友,在無國界的Coriol港居住與工作的技工Pepper,本身是個基因改造複製人。這條劇情即講起Pepper幼年如何逃離零件拆卸工廠,被垃圾場一架廢棄太空船的AI搭救,學會生存和最後成功逃出生天的往事......

所以和上本書相比,這本格局小得多,但也更親密、更深入刻畫人物。一邊是一個AI嘗試當人的故事,另一邊是一個人造人在AI教導下當人的故事,這樣的成長對比很有趣吧?但兩條線各有其引人入勝之處。最後作者自然將兩條線整合起來,不過結局就有點不如預期(和有點趕)了。不過我倒是沒那麼介意,因為作者終究是在寫兩個活生生角色的美麗故事,而不是「AI/人造人是否能當人」的探索。

下一本是Record of a Spaceborn Few。已經買來在讀了!



網友筆下的Sidra



留言

本站熱門文章

帶底片過機場海關X光會有影響嗎?迷思與事實

[底片機] Nikon EM:簡單易用,但不容小覷

[短篇科幻翻譯] 哈里森‧布吉朗(Harrison Bergeron)

[中篇科幻翻譯] 妳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

[中篇科幻翻譯] 世界的名字是森林(The Word for World Is Forest)

[電玩] 無人深空(No Man's Sky)v1.3:寰宇的崛起(The Atlas Rises)

[中篇科幻翻譯] 軟體物件生命週期(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即可拍:數位無法取代的銀鹽體驗

[舊文重貼][科幻小說] 太空歌劇書記:法蘭克‧赫伯特的《沙丘魔堡》系列

[短篇奇幻翻譯] 我,克蘇魯,或者像我這樣臉上長滿觸手的玩意兒到底在這樣的沉沒城市(西經126° 43' ,南緯47° 9')幹啥?(I, Cthulhu, or, What’s A Tentacle-Faced Thing Like Me Doing In A Sunken City Like This (Latitude 47° 9′ S, Longitude 126° 43′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