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造訪精工銀座博物館


我很晚很晚才開始戴錶和研究機械錶。

當然和攝影比起來,玩錶是一種更私人也更主觀的興趣,而我也只玩最平價的錶(雖然我也學會了怎麼自己調錶,也買過幾支Seiko老錶)。但不得不說,在研究錶的路上自然會聽說Seiko的許多歷史和成就。雖然一開始是以模仿瑞士鐘錶起家,它在1960年代開始走出自己的特色。

去年12月造訪東京時,就把位於銀座的Seiko博物館排進景點。博物館不大也不需門票,樓層之間必須用電梯移動,稍微有點不方便。


關東大地震時工廠裡因火災熔化在一起的懷錶

Timekeeper,Seiko最早的自製懷錶。
早期的機芯都是使用進口零件或自製零件仿製瑞士貨。擒縱機構是cylinder式。

Laurel,一般說是Seiko和日本的第一支自製腕錶,
風格受到歐洲一次大戰的戰壕錶影響。
機芯很可能仿製自瑞士A. Schild機芯。
雖然前面的Timekeeper其實就有先做過腕錶形式。

剛好在關東大地震前製作並倖存下來的Glory

由於Glory(ごろり)在日文聽起來像「滾落」,服部金太郎覺得不吉利,
地震後把Glory改名為Seiko。使用仿製自瑞士廠Moeris的機芯。

另一支Seiko腕錶,以及第一個Seiko鐵道懷錶,
兩個都使用Moeris式機芯。

最右邊的是電話交換機接線生使用的大型懷錶,
基本上就是早期鐵道懷錶的放大版。

二戰時日軍各兵種使用的錶,基本上都是用Moeris機芯。
找資料可發現Seiko其實有和Moeris談合作進口機芯,Moeris甚至在瑞士註冊了Seiko的名字,
個人猜測是為了從地震後快速重建,以及應付日軍擴張需求,
才在那段時間大量使用Moeris式機芯。

Super,使用仿ETA 1080機芯,這使得Seiko也開始進入大三針時代。
ETA 1080在1950年代成為許多日本錶廠的仿製對象,
其對Seiko的影響一直延續到1960年代中期。

最左邊是Seiko第一支自動上鍊錶Type 11,使用仿A. Schild 1382機芯。
隔壁的Marvel是Super的後繼型,比Super更為出名。
再來更新的Crown使用560機芯。
最右的Gyro Marvel是Marvel的自動上鍊版,機芯叫290。

第一支Grand Seiko使用的3180機芯是從560發展而來。

一些Seiko 5計時錶型號。
現在有做一些所謂的複刻款,但就不是計時錶了。

幾支最早的King Seiko

一些女錶

早期石英錶。
那時甚至使用雙石英震盪器來校正精確度,誤差可以少到月正負五秒,
但如今大家都單純接受正負十五秒就夠了 :p

搶在瑞士之前發表的世界第一支商業化石英錶Quartz Astron。
早期石英錶價格不斐,這支外殼又是18K金,甚至比頂級的Grand Seiko貴一倍以上喔。
一直要到1970年代中期後,石英表的價格才開始快速下跌。

電腦錶(80年代的智慧錶)和電視錶。

更多的Seiko 5。

Seiko潛水錶家族眾多,而且都有名字。
這是鮪魚罐頭。

武士

怪獸

海龜

六樓就是...滿滿的Grand Seiko。
完全不是我在玩的等級,但大家對GS樂此不疲,就多拍幾張吧。








經典GS機芯

現代GS機芯


不遠的銀座Seiko House的櫥窗每年都會換,
我甚至在飯店看電視看到這個的報導
這年是一個迷你Seiko House,四周是一些怪物 :p

買了博物館的手冊,跟我那趟旅行戴的錶合照。
平常旅行我會戴別支,但這次就應景一下。

說來好笑,我們住的飯店剛好在辦Seiko的某場媒體活動,
看往年大概是邀請一些運動明星出席的樣子。

在機場的Seiko小專櫃看到大谷翔平,Seiko的王牌代言人,哈哈
(這一塊擺的都是King Seiko)


補充:

Seiko現在的中低階機芯4R/6R系都是源自7S系,而7S來自第二精工舍的70系。它們的設計都大同小異(4R/6R加入手動上鍊和停秒功能),6R的零件有打磨而且使用動力更長的發條,但6R會比較準確可能只是出廠時有花比較多時間調校而已。很有趣的是Orient(東方)的46-F6系源自的46系,其實也是來自精工授權的70系,一樣有magic lever。

而想把這些機芯調到每日誤差正負五秒內是完全可行的──但這需要花時間練習和反覆調整(笑)。我最早開始練習調錶就手殘戳到游絲,拿去Seiko維修,換了一組擺輪。拿回來測後發現師傅根本沒有仔細調過快慢針嘛,連背蓋也沒有鎖到緊。還有,摔到錶之後也要重調,因為準度會跑掉,所以拿廠商提供的規格數據去單純比較機芯好壞,其實很沒有意義。

我個人也蠻希望Seiko可以對低階錶款提供有藍寶石鏡面的版本。Seiko特有的Hardlex強化玻璃表現確實比別牌的礦石玻璃好,但...




留言

本站熱門文章

帶底片過機場海關X光會有影響嗎?迷思與事實

[底片機] Nikon EM:簡單易用,但不容小覷

[短篇科幻翻譯] 哈里森‧布吉朗(Harrison Bergeron)

[中篇科幻翻譯] 妳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

[中篇科幻翻譯] 世界的名字是森林(The Word for World Is Forest)

[電玩] 無人深空(No Man's Sky)v1.3:寰宇的崛起(The Atlas Rises)

[中篇科幻翻譯] 軟體物件生命週期(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即可拍:數位無法取代的銀鹽體驗

[舊文重貼][科幻小說] 太空歌劇書記:法蘭克‧赫伯特的《沙丘魔堡》系列

[短篇奇幻翻譯] 我,克蘇魯,或者像我這樣臉上長滿觸手的玩意兒到底在這樣的沉沒城市(西經126° 43' ,南緯47° 9')幹啥?(I, Cthulhu, or, What’s A Tentacle-Faced Thing Like Me Doing In A Sunken City Like This (Latitude 47° 9′ S, Longitude 126° 43′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