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奇幻小說] The Stone Sky (Broken Earth #3; N. K. Jemisin, 2017)



The Fifth SeasonThe Obelisk Gate的續集,Broken Earth三部曲的完結篇,和前兩本一樣拿下雨果獎最佳小說。

到了這本書,這系列鋪陳已久的力道與規模終於展現出來:作者加入的新敘事觀點終於讓我們看到,昔日的人們究竟做了什麼,導致如此的災難與浩劫延續千年。

而這是個蠻有意思的背景故事:古代科技優越的文明試圖駕馭魔法,最終將腦筋動到充滿魔法的地核,意圖替自己帶來永不耗盡的能源。然而魔法是生命的副產物,沒有人想得到「大地之父」也是真實存活、有自我意識的個體。人類的作為自然被視為背叛,而書中的stone eaters──曾經是這個超先進文明製造出來、負責駕馭方尖碑的「非人工具」──也出於自己的理由做了抉擇,並在千年後試圖彌補這慘痛的無心之過。(有雷:這些「工具」試圖從月球上用方尖碑之門摧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結果被地球之父抵抗,引發的爆炸以及系統失常導致月球偏離軌道、也製造了地球的第一次全球大地震。

也許這可謂某種警世預言:科技優越的文明欲求不滿、想要掩蓋自卑,而且貶低他們親手打造出來的奴僕,最終自食其果。當書中的後代子孫踏進仍未頹圮的遠古遺跡、對那些神奇的工藝傑作驚嘆不已時,我們讀者能感受到的就只有不勝唏噓。

書中兩位身在現代時間的主角,Essun與女兒Nassun,各自繼續旅行了一段時間,算是把上本書的劇情告個段落,最終在方尖碑之門會合。但是,Essun和Nassun想要的結果不一樣:Essun想終結「第五季」(每隔十年的毀滅性地震),Nassun則想終結一切。而改變是有代價的,得做出可怕的犧牲。這種收尾安排也許有點刻意,但總歸讓這故事以一種悲傷的氛圍收場。

這本書不能說完美,有時有點拖戲,但整體來說N. K. Jemisin做出了令人震撼不已的表現。這是我在讀第一本時無從想像的。以整套三部曲來說,算是蠻不錯和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留言

本站熱門文章

帶底片過機場海關X光會有影響嗎?迷思與事實

[底片機] Nikon EM:簡單易用,但不容小覷

[短篇科幻翻譯] 哈里森‧布吉朗(Harrison Bergeron)

[中篇科幻翻譯] 妳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

[中篇科幻翻譯] 世界的名字是森林(The Word for World Is Forest)

[電玩] 無人深空(No Man's Sky)v1.3:寰宇的崛起(The Atlas Rises)

[中篇科幻翻譯] 軟體物件生命週期(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舊文重貼][科幻小說] 太空歌劇書記:法蘭克‧赫伯特的《沙丘魔堡》系列

即可拍:數位無法取代的銀鹽體驗

[短篇奇幻翻譯] 我,克蘇魯,或者像我這樣臉上長滿觸手的玩意兒到底在這樣的沉沒城市(西經126° 43' ,南緯47° 9')幹啥?(I, Cthulhu, or, What’s A Tentacle-Faced Thing Like Me Doing In A Sunken City Like This (Latitude 47° 9′ S, Longitude 126° 43′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