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電玩] 天外世界(The Outer Worlds)




由第一代《異塵餘生》設計者Tim Cain 和 Leonard Boyarsky主導、做過《新維加斯》的Obsidian Entertainment開發的遊戲,簡單來說就是個太空版的Fallout。這部遊戲的規模更迷你,大約三十小時上下就能玩到底,不必像時下的大型開放世界作品一樣得耗費無盡的時間探索和收集東西。由於做得還算挺不錯,就常拿被拿來笑Bethesda那失敗的《Fallout 76》:看看人家的血統比你還純正!

故事背景在離地球最遠的殖民星系Halcyon,時間是2355年。在這個平行世界的未來,大企業壟斷了星際殖民,各大企業的聯合董事會成為殖民地統治者,因此Halcyon帶有一種十九、二十世紀交替時的西部拓荒地帶感,產品廣告則深具 1930、40 年代風格(相較於Fallout系列1950、60年代的風格)。有錢人住在不用工作的拜占庭城裡,勞工壓榨卻無所不在,也有的殖民聚落被放棄,淪為遊走在法律邊緣、野獸充斥的三不管地帶。

主角是一艘迷失殖民船Hope上的冬眠船員,被Halcyon的一位瘋子科學家救出來,並降落在星系內的主要星球Terra 2上。為了協助科學家救回其餘船員(或者選擇站在企業當局那邊),玩者將在星系中四處探險,與各方派系角力,並最終得決定這個星系的命運──就和《新維加斯》中的主角能決定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解放新維加斯。

你可以說這款遊戲以比較精簡的形式重現了《新維加斯》(以及同樣由Obsidian開發的《舊共和武士II》)的精神和遊戲機制:你和各派系的互動跟抉擇會影響他們對你的好惡,你的技能決定了你能用哪些方式解決問題,你可以選擇當個大聖人或大惡人,你會遇見隊友並能探索他們的背景故事。你也能有一艘船,並能以該船為基地四處旅行,雖然說可探索的地圖比《新維加斯》小得多。你甚至可以像《新維加斯》一樣設一個低智力的肌肉發達角色,這會讓你能解開一些蠢到爆笑的對話選項。




事實上,Fallout系列裡有些NPC會設定成殺不死,以免無法繼續遊戲,但本遊戲的所有NPC(包括你的隊員)都是可殺的──設計者會確保你無論如何都有辦法玩到結局。比較奇怪的是偷東西只要沒被NPC看到就沒事,即使隊員站在你背後也一樣。Fallout系列起碼有個道德系統,所以感覺本遊戲選擇將它簡化了。

隊員和船隻是一大賣點,非常有影集《Firefly》的風格(遊戲中充斥著致敬,連任務名稱都經常是拿科幻小說書名來玩),只是同樣的做得比較簡化,沒有《舊共和武士》系列甚至《質量效應》那樣深入的互動。六個隊員可以小幅度提高你某方面的技能,然後就是能在戰鬥中替你吸砲火,且每個隊員各有一個特殊技可以運用。只要解完隊員的個人任務,就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特殊能力。(你沒辦法跟隊員談戀愛,但可以幫某位隊員送作堆。某方面來說,這種簡化隊員操作且改善戰鬥節奏的路線,使遊戲的戶外遊玩過程倒有點《邊緣禁地》的感覺。)



寫這篇的時候,本遊戲有出兩個DLC,各發生在一個新星球上,而且都跟企業的黑心商品開發有關,故事也比主遊戲更好。星系地圖中還有兩個星球未解開,所以說不定可以再期待有額外的作品吧。






前陣子續作的前導預告也出來了,而且旁白非常惡搞,超有《銀河便車指南》風格:






留言

本站熱門文章

帶底片過機場海關X光會有影響嗎?迷思與事實

[底片機] Nikon EM:簡單易用,但不容小覷

[短篇科幻翻譯] 哈里森‧布吉朗(Harrison Bergeron)

[中篇科幻翻譯] 妳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

[中篇科幻翻譯] 世界的名字是森林(The Word for World Is Forest)

[電玩] 無人深空(No Man's Sky)v1.3:寰宇的崛起(The Atlas Rises)

[中篇科幻翻譯] 軟體物件生命週期(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舊文重貼][科幻小說] 太空歌劇書記:法蘭克‧赫伯特的《沙丘魔堡》系列

即可拍:數位無法取代的銀鹽體驗

[短篇奇幻翻譯] 我,克蘇魯,或者像我這樣臉上長滿觸手的玩意兒到底在這樣的沉沒城市(西經126° 43' ,南緯47° 9')幹啥?(I, Cthulhu, or, What’s A Tentacle-Faced Thing Like Me Doing In A Sunken City Like This (Latitude 47° 9′ S, Longitude 126° 43′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