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奇幻小說] 獵魔士5:湖之主(Pani Jeziora, Andrzej Sapkowski; 1999)



譯本沒能趕上《巫師三:狂獵》遊戲發行真是可惜啊,因為遊戲有非常多內容建立在小說情節上,而小說的說書技法一如以往出色。

本書與其說是獵魔士長篇系列的完結篇,其實比較像暫時告一個段落:獵魔士和奇莉的故事終究是某種悲劇。奇莉在上本書逃離燕子塔後,穿梭過幾個異空間,最後回到獵魔士的世界,繼續受到各方追逐,所有人都想拿她身懷的無窮潛能於己利。傑洛特和葉妮芙聯手把奇莉從一位邪惡巫師手中救出,尼夫加爾德帝國皇帝也揭示了他就是奇莉的生父。我們看到尼夫加爾德帝國跟北方諸國打了場慘烈大戰,最後在琴特拉談和。最後便是那個悲劇、又有點荒謬的結局,刻意不留下太明確的解釋。獵魔士和葉妮芙在利維亞的暴動死去,被奇莉帶到一個神祕的空間(?)後醒來,奇莉則去了亞瑟王傳說的世界。作者和之前一樣,屢次跳到不同的外部角色來「重述」不同斷落的故事。

許多人都知道作者安傑‧薩普科夫斯基不喜歡遊戲,但到底是怎麼個不喜歡法呢?原來他只認為遊戲是別人的自由詮釋,不算真正的續集(但他在2013年出版的《風暴季節》(Sezon burz)也只是設定在短篇集跟舊長篇之間),此外他既不熟也對電玩沒興趣。他實際上跟開發商關係很好,後者也會徵詢他的意見,不過的確,遊戲抹去了本書結尾的悲劇感,好重新發展一系列新故事,三代更回頭把一些情節延續下去和更確實地完結,比如狂暴幽狩。

所以小說跟遊戲的關係,差不多就像星戰新舊電影、或是《銀河便車指南》第六集相對於前五集那樣吧。作者對於自己的心肝寶貝,不免有些保護心態,並對他不喜歡但令他名利雙收、作品擴及外語市場的遊戲又愛又恨。



* * *



我對譯本只有兩個意見:首先,書裡有明確描寫、充滿南法/南義風情的美麗公國Toussaint翻成了「投散特」。Toussaint是哪邊呢?就是巫師三資料片〈酒與血〉的新地圖啊!(公爵夫人在書裡和詩人亞斯克爾有過一段轟轟烈烈的愛(笑)。資料片有稍微提起這件事,但沒看書真難想像事件全貌)。

遊戲裡Toussaint的英文配音念法大概像「土桑特」,波蘭文是「土頌」,所以投散特這種既不貼近發音、用字又毫無美感的翻法,聽來就像路邊的泥巴小村。然後嘛,公爵夫人Anna Henrietta的姓翻成「痕莉夜塔」......

我在一些很古早的譯書裡看過這種翻譯手法。奇怪的是,本書其他譯名就很少有這種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次是本書的書名和內文,將Lady of the Lake(湖中女士)翻成「湖之主」。蓋亞的說法是,譯者認為應該以波蘭語Pani Jeziora為準,但Pani也有女主人之意,會暗示有男主人的存在,故最好將性別用詞抹去。

這個譯名在書裡感覺其實不突兀,但出版社跟譯者的看法卻很有問題。個人為此簡短考證如下:



湖中女士起初並沒有名字,只是個水仙女。她最早的名字是Viviane,這是威爾斯語chwyfleian(梅林的別稱)的誤譯,使得人們誤認為她是俘虜梅林的水中妖精。這也是她在十三世紀法國作品Estoire de Merlin的名字;該作品改寫自法國詩Merlin,而這首詩根據的材料是威爾斯修士Geoffrey of Monmouth在十二世紀寫的虛構英國國王史Historia Regum Britanniae,為奠定亞瑟王和梅林「近代」形象的重要著作。Geoffrey的作品在威爾斯很受歡迎,使得當地作家進一步發展梅林這個角色。

Estoire de Merlin的英譯版叫Prose Merlin,她的名字在此成了Nimiane(據說來自繆思女神之一的Mneme或凱爾特人名字Niamh)。後來的湖中女士故事多了像是給亞瑟王寶劍、還有被巴林爵士砍頭的部分,這些有時會被作者拆成不同的湖中女士角色。另外在獵魔士小說中撞見奇莉、將她誤認為湖中女士的Galahad爵士,他老爸Lancelot爵士也是被湖中女士養大的,這故事起源於十二世紀法國詩Lancelot, le Chevalier de la Charrette與德國故事Lanzelet(她在這些作品沒有名字;Lanzelet說她是個人魚)。

如果去看Lady of the Lake的維基百科法文條目,會看到名字是Fée Viviane(fée即英文的仙子/妖精(fairy))。德文條目則是Nimue。

80年代美國奇幻小說《亞法隆迷霧》(The Mists of Avalon)沿用了多重湖中女士的設定,將這頭銜套在一群住在亞法隆的女祭司頭上。波蘭語版wiki顯然把這本英文書的內容當成正統,指出湖中女士「僅是個女祭司頭銜」,不是她真正的名字。同樣的,獵魔士的世界至少有兩位不同的湖中女士:一個是個在遊戲兩度登場、住在湖裡的水仙子nymph,給過傑洛特寶劍,另一個是只在書裡登場的人類女巫Nimue verch Wledyr ap Gwyn(意思是Nimue, daughter of Wledyr, son of Gwyn;verch和ap都是威爾斯語名字的用法,而威爾斯神話的狂獵之王正是叫Gwyn ap Nudd,有可能是個彩蛋)。

據我所知,第一個明確提到Lady of the Lake這頭銜的作品是,Thomas Malory爵士的十五世紀英語作品《亞瑟之死》(Le Morte d'Arthur)。書裡也有兩位不同的湖中女士,第一個無名,給了亞瑟王寶劍,第二個被砍頭的叫Nimue(被稱為是「主要的湖中女士」)。有些資料宣稱該頭銜出自Prose Merlin,但我暫時找不到證據。蘇格蘭詩人Walter Scott在十九世紀也寫了首影響很大的詩The Lady of the Lake;這首詩被翻成德文,並被舒伯特拿去譜曲。

英國作家T. H. White則在1958年以《亞瑟之死》為藍本推出《永恆之王》(The Once and Future King)。其他關於亞瑟王傳說、有提及湖中女士的作品也是英語創作:丁尼生的《國王敘事詩》(Idylls of the King)、John Thelwall的劇作The Fairy of The Lake,以及葉慈的不完整劇作Time and the Witch Vivien

考慮到Lady of the Lake一詞在英語作品遠比其他語文普及,波蘭語的Pani Jeziora有可能其實是翻譯自英語或其他外來語(包括法文的Dame du Lac或德文Fräulein am See)。

又,Lady在英語裡是敬稱,特別是指貴族,但在此這不見得代表她是個主人或領主,更像在反映她的超自然特質(有些作品將她和神祇連結起來)。事實上,就有人把湖中女士跟聖母瑪利亞結合,而聖母的稱呼之一即為Our Lady。

最後,波蘭語Pani本身其實有著多重意義

1. 對女性的敬稱(同lady,madam)
2. 對女性的第二人稱敬稱(您)
3. 已婚女士
4. 女主人/老闆娘
5. 對女老師的敬稱

德文用的詞Fräulein則是對未婚女性的敬稱(同英文miss)。



也就是說,Lady of the Lake很有可能其實發源自英語作品;安傑‧薩普科夫斯基既然借用了威爾斯語名字、威爾斯神話的狂獵、源自威爾斯的亞瑟王傳說,不可能沒受過英語影響。因此一概要求「以波蘭語為準」、並誤將敬稱看成女主人的頭銜,這種思維是有問題的。



遊戲的過場劇情,交代本書結束後到一代遊戲之間發生的故事

作者發表他對遊戲的看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