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4日 星期日

[舊文重貼][科幻小說] Speaker for the Dead, Xenocide & Children of the Mind (Orson Scott Card, 1986-1996)


(整理自發表於天空部落的原文,2006-2009)


Orson Scott Card的《戰爭遊戲》(Ender's Game, 1985)在台灣出版過兩次,此外就僅出過旁傳系列的第一冊《安德闇影》(Ender's Shadow, 1999)。儘管旁傳在主題上完全承襲《戰爭遊戲》,但它們的經典度與奇異度仍舊比不上本傳。本篇我們就來看看本傳後三冊究竟是什麼東東。



Speaker for the Dead (1986)

雨果獎、星雲獎得主,約翰‧坎貝爾紀念獎入圍


Card在本書的序提到,這本書原本和Ender's Game(其前身來自一個中篇)是不相干的獨立作品,但他意識到可以透過後者將安德發展成本書的主人翁,順便減少漫長的人物鋪陳。因此,儘管本書調性與主題和Ender's Game相差甚遠,兩本書不僅連成同一系列,還都成了科幻史上的經典之作,也是少數能連續兩年奪下雨果、星雲雙料的系列小說。

故事設在人類與蟲族戰爭結束的三千年後,Ender Wiggin以「Speaker for the dead」的頭銜和胞姊Valentine在星際間旅行,四處替死者的葬禮代言,近光速旅行的效應使他只有三十五歲。而他被召喚到一個葡萄牙天主教殖民星Lusitania,表面上是要替一位被異星種族殺害的異星學者代言......然而,他得揭開的不僅是該種族獨特的生命與文化,替人類與外族尋求相處之道,更得深入兩個破碎的家庭,撫平他們多年來的創痛。

Card非常有技巧地一層層揭開外星種族piggies的獨特生命週期,探討了當我們跟異族打交道時,無知和誤解會帶來多大的傷害。這個主題也剛好對應到書中另一個主題,即個人與(天主教)家庭、社群的融入。就在兩家人走出傷痛時,Ender也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有意思的是,身為摩門教徒的Card常以他的反同志言論惹議;但這也許正是因為他認為同志價值無法融入(傳統)基督教社群吧。)

在結尾,人類與piggies學會和平共處。Ender替piggies寫下了他以「Speaker for the dead」署名的第三本書,同時也讓蟲族女王在Lusitania上重生...




Xenocide (1991)

雨果獎入圍


Card最初計畫寫前兩本書時,經紀人居然給他簽了三本書的合約,因此本書(以及下一本)就是這麼擠出來的。不知為何,這本的封面真是醜得可以。

本傳的後兩本書乍看主題上延續前作的星際政治鬥爭,但實際上是透過大量的對話展開種族、言論、家庭、道德、信仰等方面的思想辯論。因此和前面的作品相比,本書更像是性靈之旅,讀起來也就沒那麼有樂趣了。

就故事本身來說,書裡把第二冊的美好結局再次打亂,Lusitania星的眾人們現在得面一個難題──他們必須對付descolada病毒(就是這種病毒改變了piggies的生命週期),但消滅病毒也有可能消滅piggies的自我意識(有人認為descolada本身就具有意識)。另一方面,Ender的人工智慧助手Jane被迫露面,並面臨被星際議會消滅的命運。

Card這回還引入了一堆華人裔的新角色,來自新的星球「道星」,該世界藉由基因缺陷引發的強迫症來控制人民──所以基因工程對於智慧生命的影響和道德面成了本書的主題之一。作者對人物名字的選擇頗為奇特(韓非子?韓清照?西王母?),甚至引用了幾首李清照詩作的英譯。




Children of the Mind (1996)


Xenocide裡的人物吵了老半天,結果到了結尾星際艦隊還是沒抵達(笑),三部曲也就成了四部曲。

藉由上本書結尾帶入的新機制(透過某種方式,Ender的心靈投射出了年輕版本的胞姊、胞兄,由他們代替年邁的Ender繼續冒險、肩負起推翻星際議會的重責大任),這本書終於得以在娛樂性和節奏上扳回一成。而也是透過這種玄到不行的心靈機制,Ender最終和(存在於記憶中的)兄長Peter和解,並讓自己的人生劃下句點。

在蟲巢女王的協助下,Jane得以控制跨越星際的網路,成功阻止艦隊摧毀Lusitania......



後來就如許多作者一樣,Card繼續發展這個系列和寫下更多作品,甚至包含一系列前傳。2021年11月要出的The Last Shadow據說會終於將Ender's Shadow旁傳系列跟本傳連結起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